bwin,bwin官网

科技创新+集群发展 围场清洁能源产业书写“绿色答卷”
2025-08-27???11时57分 浏览次数:

近年来,围场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坚定不移的发展决心,推动清洁能源产业从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驱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上书写着独具特色的绿色答卷。

在刚刚结束的“河北五超”承德赛区第二场比赛中,一份特殊奖品引发全场关注——围场为幸运球迷送上3克拉“围场绿钻”。这颗钻石并非传统矿产,而是依托当地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通过“绿电造绿钻”模式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其不仅符合欧盟等国际市场对绿色产品的严苛标准,金刚石沉积速率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一创新实践正是围场清洁能源“发储用”闭环的生动缩影,也让“绿电+绿钻”的产业模式从赛场走向更广阔的视野。

围场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过渡地带,海拔跨度达1317米,年有效风时5475小时,平均日照约3000小时,风能、太阳能资源储量得天独厚,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天然优势。多年来,围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构建起“发、输、储、用”一体化全产业链条。在顶层设计上,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产业规划,立足“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科学布局;在主体培育上,建立企业名录库和培育库,重点引进华能、华润、国电等30余家知名企业。目前,累计建成清洁能源项目79个,总装机达728.81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60亿千瓦时,年产值59.5亿元,为京津冀地区提供了稳定的绿电支撑。

今年以来,围场清洁能源产业加速进阶,“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同步推进。发电端持续发力,18个风光电项目陆续并网,总装机规模达758万千瓦,其中华润电力围场西龙头200MW风电项目成功并网,进一步优化区域能源结构。输电与储能瓶颈同步突破,牌楼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提前投产,新增输出能力240万千瓦,有效缓解“绿电外送难”问题;上海航融、大西沟风电等2个制氢项目加速推进,推动风、光、储、氢一体化格局初步成型。

产业升级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硬核驱动。在围场腰站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河北投实晶铠科技自主研发的河北省首台套金刚石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高端装备成功下线,为“绿电造绿钻”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2025年廊洽会和第三届链博会上,围场企业集体亮相:承丰氢能光敏半导体制氢解决方案全国首发,中纤新材料全电池窑技术实现新能源与新材料跨界融合,河北投实晶铠“风光储钻”模式引发广泛关注。三家企业占全省链博会参展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与欧美及国内沿海企业达成多项合作协议,标志着围场清洁能源技术与产品获得国内外市场高度认可,为产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打开全新空间。

从赛场的“绿钻”奖品到产业链的集群突破,从技术创新到市场认可,围场清洁能源产业正以清晰的发展逻辑稳步前行。下一步,围场将主动融入京津冀“六链五群”,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绿电智算产业园等载体建设,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迈进,为能源转型贡献更多“围场力量”。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