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赵可会)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践行者,围场紧扣“生态围场 绿色发展”主题,携特色生态好物精彩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产品展示+现场推介”双轨模式搭建全国客商对接桥梁,助力塞罕坝下的生态好物走出县域、链接全国消费市场,为县域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增长活力。
多年来,围场始终以守护“森林四库”为己任,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孕育出兼具道地属性与高品质的生态农产品。此次借力国家级农交会平台,围场精心打造四大特色展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实践成果直观呈现。
“来自塞罕坝的礼物”展区,是“森林四库”滋养道地药材的鲜活注脚——依托塞罕坝纯净的空气、土壤与水源,围场培育出品质上乘的道地黄芪,展区内米炒黄芪茶等“塞罕正系列”产品整齐陈列,凭借“生态孕育+健康属性”双重亮点成为现场焦点,既传递出塞罕坝生态的馈赠,也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健康产品的需求。
“南北融合”展区里,围场与云南普洱的协作成果格外吸睛,以围场优质杏仁搭配云南精品咖啡跨界打造的“咖露”产品大受欢迎,这场跨越千里的味觉碰撞,让特色农产品焕发新活力,更书写了农产品跨区域融合发展的鲜活篇章。
“山海协作”展区中,“塞罕坝下三文鱼”成为绝对主角,围场与山东烟台深度合作,通过“淡水育苗+深海养殖”模式实现南北资源精准互补,同步展出的围场优质牛羊肉等畜牧产品,展现出“森林四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扎实成效。
“马铃薯与林下经济”特色展区则尽显产业多样性,马铃薯淀粉、土豆粉条等深加工产品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彰显“中国马铃薯之乡”的深厚底蕴,灵芝孢子粉、孢子油等林下好物,更传递出围场“护生态、兴产业”的发展智慧。
除了丰富的产品展示,现场推介环节还以“生态叙事”传递围场发展理念,生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工作人员从塞罕坝三代务林人接力坚守、让荒漠蜕变为林海的生态奇迹切入,详解围场农产品从田间种植到市场流通的全链条绿色管控体系,既讲守护“森林四库”的“初心”,也谈推动产业升级的“匠心”,让客商深刻感知围场发展的生态底色与产业潜力。活动现场,全国各地客商往来穿梭,咨询交流氛围火热,不少客商驻足展台查看产品、洽谈合作细节,围场生态好产品的卓越品质与发展前景赢得广泛认可。
此次农交会之行是围场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以“生态赋能产业、产业反哺生态”的良性循环,不仅为围场生态农产品拓宽了市场渠道、搭建了全国性合作平台,让“围场好物”真正走进更多家庭,更吸引了一批聚焦生态产业的潜在投资者,为深化跨区域协作、推动生态产业规模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未来,围场将持续以塞罕坝精神为引领,深化“生态+产业”融合路径,让生态美成为产业强、百姓富的底气,让绿色成为围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